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1|回复: 0

农民的眼光看凤阳(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1 00: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党的政策顺民心,几年大变样。猪满圈,粮满仓,五谷丰登六畜旺,家家户户该呀么盖新房,人强马又壮,来来又往往,日子越过越欢畅,花鼓女不再流落他乡。劳动致富多光荣,丰衣足食喜洋洋。吃水应思打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这一天,中国历史翻过了重要一页。从此以后,全国上下呈现出百废待兴的局面。

    一九四九年,凤阳粮食产量九千九百万斤,五五年达二亿六千多万斤,人口为三十二万,人均粮食八百多斤,五年内解决了吃饭问题。

    1956-1960年,收左倾路线的干扰: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凤阳农业遭到极大的破坏,生产急骤下降,1960年还不到1949年的产量,很多生产队人员死亡,农具破坏,房屋倒塌,土地抛荒。1961年,为挽救“五风”造成的惨痛局面,凤阳搞了名为“救命田”的“五统一”责任田运动,可惜时间太短,不少地方,未开始便匆匆收场。

    1956-1978年的二十三年间,全县共用国家贷款和无偿投资一亿三千五百九十八万元,吃回销粮十四亿四千万斤,用救济款二千八百三十八万元,是个生产靠贷款、吃粮靠回销、生活靠救济的“三靠县”。尽管如此,年年有人口外流,好的年成几千人,差的年成上万人,足迹遍及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市。四九年到七七年,出任凤阳的十三位县委书记都为改变凤阳的落后面貌在深思,在探索,在奋斗。但是,凤阳这个好地方,仍然穷名在外。

    在困难的经济生活中首先直接、反复尝到苦头的是中日辛勤劳动的农民,他们要求改变自己困境的心情是非常迫切的。1978年,凤阳遇上了百年未有的大旱,全年的降雨量只有400毫米,只有正常年景的一半。一些贫穷落后地方农民的财产是“泥巴门,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这就是后来“大包干”形成的历史坏境。

    地处凤阳边界的马湖公社在普遍借地的基础上,实行了有十条内容的生产责任制,而后来的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搞的另一种形式的在十二条具体规定下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年粮产二亿九千万斤,1978年四亿四千万斤,到1984年为八亿七千二百四十七万斤。农业生产总值1978年为八千三百九十一万元,1984年二亿四千八百六十二万元。1983年人均粮食一千六百八十斤。1949年人均收入87元,到1984年为四百零三元。1978年底,全县农村瓦房只有5000间,到八三年有新建瓦房7000多间,不少农户还盖了楼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行政区作相应的变更。共设七个区,九个镇,三十八个乡,三百一十五个村,三千四百八十九个队。许多农民自豪的说:“我们现在是吃穿住用不用愁,口袋不断十块头(十元一张的人民币)”“穿衣城市化,吃饭精米细面化,居住瓦房化,走路车子化”。从“大包干”到1985年,农民投资一千二百六十万元于水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3万亩,使区区、乡乡通电。公路建设上,农民投资一百零五万元,初步形成了农村公路网。

    “大包干”前,全县只有大小拖拉机和农用汽车一千二百多辆,1984年全县拥有大小拖拉机和农用汽车五千多辆,其他农用机械也由一千五百多台增到二千五百多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