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1|回复: 0

以农民的眼光看凤阳(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1 00: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有必要介绍一下凤阳的历史变迁。

    “凤阳”地方,为洪武七年朱元璋赐予家乡的名称。从狭义上说,指今天的凤阳县(明初至清乾隆二十年,包括凤阳、临淮二县),位于淮河中游的南岸(明清时期,北部以有一小部分)。从广义上说,是指时代的凤阳府(明初先后辖12州24县,后领辖5州13县),而“凤阳”后加一“县”字,则专指凤阳县。(夏玉润先生《朱元璋与凤阳》一书中于此划分得相当清楚与精确,故引用之)

    明以前的凤阳,从建置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自大禹治水至楚灵王三年(公元前538年),凤阳一直被中原看成是落后的“少数民族”,处于氏族组织的形态;二,自楚灵王三年至东晋初年(至公元420年),钟离的地位很低,一直隶属于寿春(后称九江),虽自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以后升为县,但仍属于九江郡;三,自东晋初年至元末,钟离升为郡、州,所辖区却极少,多则四县,少则两县。

    《颖洲志》记载:大明昌运,汝颖兵兴,民之从龙者席卷而行。及天下大定,故家旧人,寥寥村落,十余年间,移民稍复。因此,不得不先研究一下凤阳人口的组成。

    据夏玉润先生研究,先后移徒凤阳的移民有:1,江南富民(吴元年九月辛已——《凤阳新书》)2,江南贫民(洪武三年六月辛已)3,中原流民(洪武四年三月壬寅)4,山西边塞移民(洪武六年十月丙子)5,江南14万大移民(洪武七年十月)6,山西、真定民众(洪武九年十一月戊子)(除标注外,均出自《民太祖实录》),此外还有军籍移民、罪犯移民以及明正统年间的自由移民。次说系统详细的介绍了凤阳各阶层人口的组成,所以引用之。在明初移居凤阳的移民中,有数为是名震江浙及全国的文人:苏伯衡、顾德辉、徐赍、杨基等。

    A.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这是一首曾经流传很广、深刻控诉封建统治着罪恶以及反映广大农民生存不幸的民歌。暂且不细表明代农民生活如何,让我们顺历史的脉络来剖析。

    自大禹治水以后,夏代淮河流域原始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流域的农业生产发展加速,中间有过衰落,秦汉时又迅速发展。隋唐时期,凤阳的农业进一步发展,以制瓷业为代表的手工业发达,其中“寿州瓷黄”闻名遐迩。安史之乱,凤阳百姓大量逃亡,经济衰落。五代,凤阳的经济逐渐恢复。北宋时期,凤阳的经济继隋唐以后又一个辉煌时期。农业上连年丰收,粮食产量普遍提高,淮南路(包括凤阳地区)的赋税居全国第四位。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决口,南下夺淮,从此开始了淮河流域的苦难。宋金、宋蒙对峙时期,凤阳处于战乱之地,经济衰落。元朝,这里经济发展缓慢,再也出现不了唐宋时期的风采。

    自宋朝开始,田无麦禾,野无青草,流徒载道,饥民相食。“上不得奉养父母,下不得养妻育子”。此乃噩梦的开始!

    国民党统治时期,恶霸地主、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以及地痞流氓、官匪勾结,横征暴敛、敲诈勒索。农民一双双,一对对,或故搜,或婆媳,或母女,或姐妹,相依为伴,身背花鼓小罗,流唱街头,乞讨四方,“凤阳”成为逃荒要饭的代名词。

    其原因,从历史上看,淮河流域的旱涝灾害一直存在,并呈加剧趋势。如1851年,淮北大雨成灾,加之黄河决口、瘟疫肆虐,凤阳当地农民无法生存,竟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进入民国以后,淮河流域的灾情更加严重,不仅频率高,而且面积大。1931年大水,凤阳受灾面积达506572亩,“灾情异常严重,禾麦减收,秋季颗粒无收”(《安徽近代经济轨迹》第590页);另一个原因是蝗灾不断发生,“始蝗如雨,既而蝻结块数千里,并排而进,自北而南,山河城垣无阻,逢井则自井口至底而上,草木无遗,入家室中箱笼衣服尽蚀”“凤阳十年九荒,非旱则雨,不然则盗贼兵蝗也”(《凤阳新书》)“凤阳等地方,一岁则水旱蝗蝻三灾叠至,禾稼尽伤,子遗颠连,民瘼可悯”(《明熹宗实录》)。除此之外,特别是近代以来,各种人为因素如苛捐杂税的增加、赈灾的不力、战争的破坏等又加重了民众的灾难,使农民不得不离乡背井,外出谋生。“后杨地多不打粮,磙子一放就逃荒,有女不嫁后杨郎”、“碗塘碟坝鸡肠沟,庄稼全都靠天收”,这些都是曾经凤阳面貌的真实写照。

    解放前,凤阳几乎无工业可言,全县工业总产值才五百四十六万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