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回复: 2

[原创]阿文的死和木子美的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23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文死了,一个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三个月的女孩坠楼身亡。这是我听到的有关自己母校的又一则新闻。

   阿文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她杀还是自杀?警方初步判定是自杀,我们暂且相信警方的判断。其实对于已进天国的阿文来说,死的原因是否水落石出已经不重要,她信许正在另一个世界,用冷漠的眼光注视着这个世界。只是把痛苦、把疑窦永远留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关注阿文的死,不仅仅因为她是我同校同系的小师妹,而是我们还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应该问一句,无论是她杀还是自杀,谁是阿文香消玉殒的真正凶手?

   据阿文同学说,阿文聪颖、美丽、敏感,最爱看的书是《红楼梦》。这样一个沉浸在大观园世界的女孩,尽管在学校也应当耳闻过这个世界的龌龊和冷漠,但是我想她对未来的憧憬,更多的是带有玫瑰色。带有对未来的幻想她进入社会,短短的三个月,原来发现大观园外的世界是如此的不堪忍受。她便选择了和林黛玉一样的路。

   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自杀的新闻屡见不鲜。南京师大校方和新生签定了“生死协议”,要求学生和家长承诺学生在校自杀校方一律免责。可见年轻人自杀已经成了差不多让人麻木的社会问题了。

   对青年人的心理压力、自杀成因,自有一些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进行各种各样的分析。我也不凑这个热闹,只想回忆一下十年前大学毕业进入社会时,所感觉的寒意与落寞,也许对阿文的死能做某种解释。

   十年前的大学毕业生不到现在的三分之一,我们系当年只有31名毕业生,今年恐怕超过100人了。因此那个时候的大学还算个象牙塔,大学毕业生还有某种天之骄子的感觉,即使这样,进入社会的我们立刻感觉到那种巨大的心理落差。

   我们126个来自各校的毕业生分配到北京一个大工厂,大伙还在庆幸如此多的毕业生住在一起,马上可以延续校园的生活,然后现实马上击碎了我们的梦想。第一个月,因为打篮球与厂里的保安发生争执,保安将人大毕业的一位哥们狠狠揍了一顿。天真的我们以为厂方肯定会处理这些粗野的保安,然而错了,这些保安大多数和厂领导或保卫处领导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最后想就此闹事的我们反而被狠狠地修理一顿。

   接着大多数毕业生发配到车间去洗玻璃,插电子元器件,而且老挨师傅的“克”,因为干这些活我们远不如技校刚刚毕业的孩子。性格外向、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包括我,经过半年的磨练后,找个门子调到厂里的科室,而大多数的人还在车间里捱时光。现在回头一想觉得很可笑,那些工人师傅一辈子都在车间,而且为了不下岗都要求爷爷告奶奶,我们有什么忍受不了的呢?可是当时却不这样想,总觉得自己被“骗了”,这个社会太黑暗冷漠。好在一百多号人能够互相慰籍,大伙整天在一起喝酒、打麻将,苦中作乐,女孩子们纷纷找到比我们大几岁,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男士结婚,壮心不已的人开是读外语,想着考研究生或者出国。

   第一年,我还没有扔掉大学里写诗的毛病,记得当时我有两句诗:“这个城市,街道笔直。而我常常迷路。”――我仅仅是迷路而已,经过一年多的调整,总算走过大学刚毕业那段长长的、幽黑的隧道。而两位性格内向的兄弟,一位毕业于西安交大,一位毕业于沈阳工大,最后都疯了,住进了北京安定医院。我至今还能清晰地记得他俩父亲从福建和甘肃农村来北京照料儿子,那老泪纵横的模样。

   而今十年过去了,阿文从大学出来面对的世界,比我们当时还要残酷。持续的扩招,学费的高涨,他们的求学、求职压力远远大于我们当年。在广州,她找到了一份工作,应该说在今年260万的大学毕业生中,她不算很背的。可是,我们能想象到,一个从大西北几乎封闭的校园里,来到广州这个金钱最具有发言权的城市,这个繁华而烂如桃花的都市,一个敏感而有些清高的女子,就如妙玉进了贾府,就如汪洋中的一条船。现实生活中的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的虚伪欺骗,一个女子要面对的种种诱惑和压力,对可能给她带来深深的挫折感。究竟她在公司的境遇如何,我无可考证。但现代商品社会里一个正常的公司流行的规则和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期望,其距离是很遥远的。

  挫折对人而言,更多的是心灵而非肉体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工作并吃饱饭并不困难,对生活的心理承受力尤为重要。对阿文而言,如果熬过这段时光,几年后回首这段阴冷的路程,可能觉得根本算不上什么。她终于没有扛住,这些以后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挫折对这位初出江湖的女子来说,足以夺走她整个世界。

  我无意责备我母校对学生的教育,但是必须承认,我们大学对学生生存本领的教育是很不够的。当然这不仅仅是我毕业那所大学教育的缺陷,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缺陷。这些年高教的浮夸,让学生变成一些流水线上批量加工的产品,他们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他们对社会的认识是否正确,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并不重要。只需要你的学费,你的考试成绩以及毕业时统计的就业率。浮躁的大学哪有时间精雕细琢地培养人才,一旦学生走出校门,全凭你的造化。扛住了就扛住了,扛不住就拉倒。要让大学教给学生所有的生存本领是不现实的,可起码的生存之道应该传授。尤其是文史哲这些基础学科的教育,离现实究竟有多远?记得前不久江西某地艺校组织学生去歌舞场所实习,那些小女孩给客人陪酒,被央视曝光后,其校长说:反正这些学生讲走进社会,不如让她们早点熟悉社会。

  对这位校长的话,骂声如潮。如果换个角度思考,校长话外之音,隐含的是他对社会的正确判断。这个社会就是沙漠,就是垃圾堆,如果你想洁身自好,如果你想卓而不群,你注定贫困潦倒。《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和《沧浪之水》中的池大为已经揭示出读书人的显达之路。我在这些年中,也目睹了某些新闻单位招聘刚来的女生甚至是实习女生,一些握有小小权力的人对她们的人格极不尊重,简直把人家当成陪酒女郎。而一些招收女研究生的导师虚伪的面目许多人心里都很清楚。连鼓吹人文关怀的新闻界和高校都是如此,你还希望那些商业目的高于一切的企业是世外桃源吗?

  生命真的太脆弱,阿文如果真的是自杀,在此之前她究竟有过哪些境遇,又有过哪些内心煎熬?没有人知道,如果那时候有一点温暖给她,有人给她的心打开一扇窗户,也许她不会走这条路。――然后没有,一切都没有。在那个城市,她好比孤独的黛玉,感觉到“一年三百六天,风剑霜刀严相逼。”可黛玉比她强,因为还有宝玉。

  由阿文我想到了另一个女人,她恰好也生活在广州,也是名牌大学的人文类院系培养的才女,她就是最近红遍大江南北的木子美。

  两人的性格当然不好对比,但木子美也有过和阿文一样的大学生活,也有过甚至比阿文更痛苦的心路历程。据说大学时被男朋友欺骗,最后堕胎。我不相信当年生活在康乐园的木子美心态和今天一样,也许她面对珠江,有过被欺骗、被抛弃、撕心裂肺的痛。可痛过后的木子美选择了和阿文完全相反的道路。――她不但活得好好的,而且彻底地放纵了自己,不相信爱情,不相信婚姻,更不可能相信真善美,只相信自己的欲望和感觉。骂也罢,毁也罢,抽掉一切温情脉脉的外衣,木子美生活得很自在。我们没有资格指责木子美的生活态度,每人选择道路都有自己的理由,只要她不妨碍别人。我只是在想,木子美的态度相比阿文而言,她是对生活失望后的主动出击,去嘲弄、游戏这个世界,而不是像阿文那样,选择逃避。

  我一向认为,以道德杀人是很无聊的,在道德的层面上评价一个女人是最没有价值的。在我眼里,林黛玉和潘金莲作为女人,她们对幸福的追求,本质上是一致而路径不同而已。而且这个世界,真正的赢家反而会是潘而不是林。你以为潘当年在张员外家就淫荡无比吗?非也,如果那样她就不会遭受报复配给窝囊无用的武大郎。在肮脏的社会面前,潘金莲们没有选择的权利,除非把自己变得放荡。

  阿文的死和木子美的红,都是这个社会造成的。让初出江湖的大学女生选择什么呢?是“质本洁来还洁去”?还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同意[emb1]
发表于 2003-11-23 1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b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26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死总是很容易
象木子美的红

木子美其实也不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