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9月的临近,许许多多的“准大学生”陆续开始步入他们盼望已久的大学校园,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上大学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要学会打点个人生活。一般来说,卧具、衣服都应定时勤换勤洗;理财时要精打细算,量力而行,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要与同学相互攀比。但如何更好地理财,如何更好地过一种“节约”型的大学生活,对他们而言,也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录取通知书对于家庭来说意味着一笔不小的支出
父母掏了多少钱为大学新生壮行?
又到九月,又一批大学新生离开家乡、告别父母潮水般涌向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新鲜、美好、幸福、感动足以成为温暖一生的记忆。你是时代的骄子,你是父母的骄傲。但是,你是否留意过你已经不再年轻的父母,他们欣喜的面庞背后那种沉甸甸的心情。
尽管,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同,父母对待孩子花钱的态度也各异。条件好的家庭,极尽所能满足孩子一切要求,甚至是过分的要求。但是,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家庭、绝大多数父母来讲,孩子上大学的这笔钱,掏的不容易。他们或倾其所有、或外债累累,尤其是那些来自边远地区的父母就更是如此。
父母赚钱太辛苦,孩子花钱容易,很多时候,这种强烈的反差,不由得让我们为之心痛。出门上学带多少钱是个够,其实,多少钱都没个够,就看你是否为爹妈考虑。
“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一分都别乱花。”的确,这是句老话,但是想想老爸老妈,再想想这句老话,我来告诉你,什么时候懂得给爹妈省钱了,什么时候你也就长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