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8|回复: 0

[原创]喜欢和人磨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22 1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喜欢和人磨牙。
丑陋如我君是学理出身的,我不及你。对于哲学也许你以入门,俺可是门外汉。看了你在对半缘修道半缘君朋友的回贴里,就哲学以及儒学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引起俺说话的欲望。所以,也就说几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二;哲学不是包容一切的学科。它节于宗教和科学之间,就位置而言,它是有利的,但恰恰是这有利的位置给了它一块两千多年也未取掉的心病,它不能回答科学所能回答的一切问题,它的尴尬可想而知。”这以上是你的观点,按照唯物主义的理解,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指导作用的。它是指南针,只是为你指明方向,并不能告诉你这条路能带你去哪。科学与学科是有所区别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与范畴。

就你所说的 “1;孔子的儒学有明显的功用倾向,严格的说就是功用主义。”不止是孔子的儒学是这样,许多的思想都有功利主义的痕迹在。先说说苏格拉底,他先从社会学的观点指出,美的评价标准在于对人的效用(见他的门徒克塞那分的《回忆录》卷三第八章)。从此美与善就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思想的功用问题也从此被提到思想史上的日程上来了。再来说柏拉图吧,在功用问题上,他比之孔子尤过之而无不及。他是西方第一个人明确地把政治教育效果定作文艺的评价标准。他的政治第一性的标准成了后人攻击他的靶心。至于柏拉图的徒弟亚历士多德则将功利主义的观点巧妙的隐藏了起来,你得费点劲才能找得到。他总是将美和善、文艺和道德联系在一起考虑的。就社会功用问题来说,他也是经常把这问题和文艺的心理根源与心理影响问题摆在一起来考虑的。最典型的是他的“净化说”和“过失说”,他倡导文艺要有深刻的教育作用,所以在《政治学》里写了文艺教育计划。

至于你所说的:“哲学体系的著作,无论是先秦诸子百家还是春秋中后期的儒家都没有完整的著作。”中国是没有哲学体系的著作,但是,这并不等于中国没有哲学。不能说英国没有宪法法典就说英国没有宪法。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我国没有哲学体系呢?因为,我国的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文史哲”不分家。我认为,如何没有看到中国文化的这一特点,而到中国寻找哲学体系,只能对你说声抱歉:)中国哲学家常以道德生命方式做试练场,用道德来限制思想,道德的成就较高,至于西方注重人的理性,在追求真相过程中,理性是愈磨愈大,用理性来做为磨练,所以不同问题需要不同对待。
关于庄子,建议你再去读读他。中国人真正认识到庄子是在魏晋时在何晏之流的倡导下开始的。庄子是我们认识老子的一个跳板,也就是说用庄子的思想反过来理解老子,如果没有庄子,后来道家的意思不会是这样理解的。宋明理学打倒了佛学,其实,他们用的思想武器实际上是从庄子那儿借的。尼采在《偶像的黄昏》里提出要打破现有的道德秩序,摧毁一切偶像。七十年代始于英国的朋克运动叫喊着要像圣体上吐痰。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庄子》中的轮扁将圣人之言称作“古人之糟粕”(外篇·天道第十三),如果不是语言的隔阂他们也许早就奉庄子为祖先了:)另外你说老子是墨家,我想知道你的理由是什么:)

“面对世界,我们竟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根源性的文化,寻根吧,儒学又一次被理所当然的抬了出来。抬出来就抬出来吧,不要强加于太多的光环,历史担不起重负。今天,谁能说自己是儒家的传人?又有谁能说自己的行为准则遵从的是儒家的?如果有,那么孔子儒学的功用主义又被真正的功用了!”
前几天与朋友聊天,还说起这事儿,我的观点与如我君不同,我认为中国人从五四开始,在批判封建思想的时候,甚至将我们许多优秀的文化丢掉了,就像人在倒脏水的时候,将孩子也一起倒掉了。
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我非常赞同这一点。中国人现在有些晕头转向了,跟在西方人的后面跑。结果造成了中国文化一无是处的观点,有些偏颇了。
先从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上看,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的老子、孔子,皆是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前后,也就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公元前6 世纪(包括前后的几个世纪)是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这个世纪非常值得我们注意,你看看,同样在这个世纪,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希腊出现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这些哲人,这些人开创了古希腊文化传统;犹太出现了先知运动,这个运动的最终结果就是出现了耶稣;古代波斯出现了琐罗亚斯德,他是拜火教的创始人。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直到今天。" 轴心时代" 这个概念现在在西方学术界很流行,西方学者喜欢搞" 轴心时代" 的比较文化研究。他们讲到" 轴心时代" 的中国文化时,就喜欢讲老子和孔子,比起世界上其它的几种文化的历史来中国文化并不占劣势。
其次,就是有关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问题。每个时代都会按照当时的价值取向而吸取古代思想中有用的养份,将不用的地方扬弃掉,这不完全是原来思想全部的继承。在生物学上遗传与变异是生物发展的动力,而在文化方面,批评与继承起到相同的作用。
西方文化最大的三头奶牛当属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历士多德三人,很多西方的思想家、艺术家都从他们身上吸取着养份,甚至纷纷拿他们出来做护身符,我承认,在这一点上西方人比中国人要聪明。他们善于做思想上的拾荒者。用洪堡的话来说:“在为这些寻求真理的科学本身提供一些辅助材料,给它们以方向上的启示,激发灵感的产生,以及如此等等。”这就是他们对于古老思想的态度。他们善于从废墟中拾起其中滚落的珍珠。将中国文化全部否定的态度绝不是科学的态度。我们现在正身处在一个东西方文化碰撞与溶合的时代之中,不能否认,我们还在用中国的许多古老思想中的语言表达着我们现代人的思想。不是说“语言是存在的家”的吗?那么,中国古老的思想能否透过经过我们的扬弃,再一次得到新的生命呢?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某些观点或许已不合时宜,但,“经典与经传的“语言”所揭示的生存结构、所启示的人生智慧,能否再一次为“我们”“挪为己用”呢?”如果我们真的对古老的中国文化全盘否认,也许地球上下一个消失的民族就是我们。
自古以来,中国在对于文艺本质的认识上是以表现为主的,以欧洲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以再现为主的。追求再现就会注重写实,追求表现那么就会注重内在的真实和感受。这是造成中国几千年文明中没有史诗的主要原因。就因为中国古典文艺一向强调主观抒情,而西方古典文艺则强调摹仿现实的缘故。表现主义在西方虽古以有之,但是,真正兴起于前个世纪初。而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至康德的天才论。在这方面,中国远远的走在了西方前面。先举一例《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是是说,音乐是人的主观情感的表现,而这种情感则是由外界客观现实所激发起来的。看看西方,从19世纪中期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的兴起,这是现代主义的滥觞。并且被用的大而不当。就说西方的象征主义吧,中国的李商隐比波德莱尔、马拉美、兰波、魏尔伦早多久?中国画不强调形似,中国诗也不支详细描摹现实,主要是要求传神达意,以形写神。连中国的学生日本人的浮世绘也被高更、凡高等人当成至宝。其实,由于地理、语系的影响,中国文化对于西方的文化影响不太,这两种文化的交流从真正的意义上说,是始于近代。从五四开始,我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讨论就非常激烈,要么偏左要么就是偏右。其实,对于我国的古老文化因该采取淘金一样的方式,有用的留下,没用的就先放到一边,也许哪天只不定又会从里面发现什么。就像西方文化你不能全盘接受一样,中国文化你也不能全盘放弃。我认为,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针对如我君的观点,谈了以上几点。有不对的地方,还望如我君斧正之。
[emb1][em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